1.央行MPA考核下银行众生相:压信贷收非标快流转
21世纪经济报道
MPA考核压力之下,银行业内人士表示MPA考核虽有压力,但主动调整下是可控的。部分银行今年表内外额度特别紧张,有的银行暂停公司贷款出账,要求全年包括表外在内的广义信贷不新增。广义信贷增量受控之下,部分银行选择加快存量资产流转,将信贷、同业等通过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流转出去,以满足信贷、投资等业务需求。
MPA考核压力之下,部分银行“今年表内外额度特别紧张”,部分银行或贷款额度极其紧张,或被迫压缩对公贷款等信贷业务,以满足MPA对广义信贷的考核要求。在中信银行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高管表示,MPA对资产的扩张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要支持资产的快速扩张,必须要有比较充足的资本充足率。
2.对于绿色金融,央行证监会的高层有了新表态
搜狐财经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论坛上表示,全球的绿色金融发展存在四个方面障碍。一是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绿色金融政策;二是在一些绿色领域当中,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三是缺乏合适的金融产品;四是信息不对称。
3.央行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或是未来改革的选择
华夏时报(北京)
根据目前监管层的表态,未来的监管框架达致可以勾勒为:在现有一行三会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叠加功能监管,这不仅仅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惯例,而且在目前经济下行,金融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金融监管体制不宜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大规模的调整。
功能监管模式最重要的优点是切断了目前长期存在监管体制中利益格局,金融机构成为了监管机构的一亩三分地,监管机构成了机构的“婆婆”,监管者要为机构负责,在某种情况下,监管者不是代表政府去监管金融机构,而成为了她们的保护者。而且社会上也长期存在这样的理念,就是“自家的孩子自己抱”,监管者对自己监管的机构负责,自己监管领域的机构出了风险,监管者要负责任,甚至与其行政升迁挂钩。
这样的监管不仅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并且进一步导致了监管套利,最近几年在金融业发生的许多风险事件都与这个问题有关。而进一步扩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性,并赋予其更多的职能,不仅仅符合目前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态势,而且条件也更加成熟。
4.央行货币委员会樊纲:外储降至2万亿美元可能是好事
腾讯财经
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他相信央行并不愿拥有4万亿美元(目前拥有约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降到2万亿可能是很好的事情,但央行不希望从4万亿美元到2万亿的变化发生在一夜之间。
这场分论坛的最后,一位企业家就外汇管理问题向樊纲提问,“根据这次年会的主题,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对外投资)这个概念,但政府去年11月28号出台一个非常严厉的对外投资资金的监管制度,这样的话对中国近期对外投资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樊纲回道,政府部门存在各说各话、政策不一的问题,“这个部门也许说这个话,那个部门也许说那个话,有不同的政策,国务院也很难做政策组合。比如,一方面鼓励一带一路,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最近中国遇到的问题是资金外流,即在国际收支方面出现一些波动。因此,这个部门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对外投资,另一个部门出面限制外汇流出。”
樊纲认为,“从稳定国际收支的角度来讲,我相信央行并不愿意拥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降到2万亿可能是很好的事情。同时,它(央行)又不愿意这种变化在一天之内发生,不希望大波动一下子出去很多,希望变化逐步地发生,所以就出台了一些(外汇管制)政策,所以企业感到无所适从。”
在与分论坛主持人互动环节,樊纲进一步阐释,“对于任何政府而言,包括日本政府和其他政府,他们都不希望看到所有的变化(外汇储备波动)一夜之间发生,他们希望平稳过度、平稳调整。”最后,樊纲也提到,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企业难免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5.欧洲央行:不会对因“脱欧”迁至欧元区的银行放宽标准
新华社
由于英国将在29日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一些大型银行正在酝酿将部分业务从英国搬迁至欧元区其他金融中心。对此,欧洲央行表示,不会放宽对这些银行的监管标准。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劳滕施莱格日前表示,无论这些银行将搬至欧元区哪个地方,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是关键。
去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由于担心失去欧盟市场准入权,多家银行开始着手了解欧元区国家监管机构政策标准的差异,为离开伦敦后的新去向做准备。劳滕施莱格警告说,搬至欧元区的银行都需符合欧洲央行的标准。她同时表示,该机构也将根据时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今年年初,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曾发出英国针对“脱欧”谈判的强硬立场,强调英国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但会努力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此,英国几家主要银行均表示,“脱欧”可能导致的经济放缓将对英国银行的业绩产生影响。
Comments are closed.